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创新中心熊友军: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具备强大优势
创新中心
2024-11-20


11月18日至20日,2024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大会在苏州举行,作为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主办的全国性行业大会,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大会是我国机器人领域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行业年度盛会。国家地方共建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总经理熊友军出席本次大会并发表演讲。大会期间,创新中心自主研发的“天工”机器人亮相展区,吸引了与会领导、专家和观众的广泛关注。

王天然院士一行考察“天工”

工业和信息化部原副部长、国家智能制造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苏波,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天然,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谭建荣等多位领导专家出席本次大会致辞,分享了中国具身智能技术和产业的战略定位和最新进展。熊友军受邀参加2024中国机器人企业家闭门峰会,和与会多位重磅嘉宾共同为机器人产业发展提供新思路、凝聚新共识、注入新动力。

会上,熊友军发表题为《人形机器人的发展与未来》的主旨演讲,介绍人形机器人的战略地位、技术演进趋势及市场前景,并分享了创新中心在具身智能机器人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

熊友军指出,人形机器人体现国家的高科技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是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也是全球科技竞争的新高地。人类社会的结构和互动模式是基于人类的身体特征和心理特征发展起来的,人形机器人有着与人类相似的外观和行为逻辑,能够更自然地融入人类社会,在技术和文化等多方面减少交流和互动的障碍,因而人形是具身智能机器人的最佳形态,拥有广阔的工业和消费市场应用前景。

熊友军发表主旨演讲

随着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的不断发展完善,人形机器人已进入规模化化落地阶段,多家企业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如美国1X Technologies公司的人形机器人EVE已成功应用于巡逻安保场景;特斯拉的人形机器人Optimus在技术迭代后,预计将在2025年实现交付;创新中心于2024年4月发布了全球首个全尺寸纯电驱实现拟人奔跑的人形机器人“天工”,具备开源开放型和兼容扩展性,目前已在工业制造、物流仓储、电力巡检、危险作业等多个场景开启应用探索。熊友军表示,自2023年至今,全球人形机器人企业百花齐放,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市场空间,中国在人形机器人产业链方面具备强大的优势。

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的繁荣发展来源于近年来具身智能技术的飞速进步,熊友军总结了具身智能机器人技术演进的三大趋势:在运动控制方面,运动规划与控制逐渐向深度强化学习和模仿学习方法演变;在具身智能数据方面,数据集作为机器学习模型训练的基础,是当前具身智能发展的重要“原料”,已成为行业核心壁垒;在大模型方面,通过多模态大语言模型生成代码或元动作序列已成为主流,很多公司开始使用大模型来解决控制问题,让人形机器人能够实现更加复杂和精细的任务自动化。

熊友军分享了创新中心的技术布局和最新发展。当前,创新中心正聚焦通用机器人母平台“天工”、多能具身智能体平台“开物”两大核心任务展开技术攻关。“天工”是创新中心发布的全国首个通用机器人母平台,具备开源开放型和兼容扩展性,已面向行业陆续开源。“天工”拥有强大的运动控制能力,实现了全球首例全尺寸纯电驱人形机器人的拟人奔跑,实测平均速度10km/h,最高速度可达12km/h,可在斜坡、楼梯、草地、碎石、沙地多种复杂泛化地形中实现平稳移动,并具备视觉感知行走及抗干扰能力。

“开物”包含AI大模型驱动任务规划的具身大脑和以数据驱动的端到端技能执行具身小脑,具备一脑多机、一脑多能的能力,适配不同构型的具身智能机器人,满足多场景下的海量任务需求。未来,“开物”将拥有200万条机器人轨迹数据,适配超20个以上机器人本体,降低90%的具身能力开发时间。

在俄罗斯工程院院士、苏州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院长孙立宁院士主持的主论坛圆桌环节,熊友军与新时达电气股份总裁梁锐、埃夫特董事长游玮、绿的谐波总经理张雨文等多位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高管共同围绕机器人智能化新时代的行业发展、科技创新及产业前景发表深刻见解。在人形机器人的技术发展与应用落地方面,熊友军认为,人形机器人应用的最后瓶颈是如何在具身智能时代实现有效的场景迁移,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创新中心于今年4月正式启动了具身智能数据集与数据应用平台建设,旨在打造全球范围内规模最大、信息最稠密、最通用的具身智能数据集,验证具身智能领域的Scaling Law,在熊友军看来,具身智能的未来不只是在工业场景的应用,更重要的是走入家庭、养老场景,真正打造人机共生的崭新时代。

熊友军参与主论坛圆桌对话

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大会是具身智能产业飞速发展的体现和缩影,具身智能机器人已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未来,创新中心将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具身智能机器人研发和应用平台,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的深度融合,加速具身智能技术的商业化进程,推动技术成果向实际生产力转化。




Top